“目前我们已签约的项目推进得如何?主动和我们接洽的项目进展到哪一步?”7月11日,在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新材料产业中试基地服务专班每周例行召开的推进会上,专班负责人师晓倩问得很仔细。从最初出门招商找项目,到如今项目主动找上门,新材料产业中试基地已然成了“香饽饽”。
“中试基地自去年立项以来,就坚持建设与招商‘同步走’的战略。”师晓倩介绍,园区举办各种中试基地推介会、项目对接会、路演会等,储备中试项目60余个,确保中试基地建成即投运,开园即满园,全力打造化工园中试基地标杆。
根据规划建设方案,中试基地占地156亩,建设16栋甲类中试厂房、1887平方米甲类和丙类仓库,配套撬装中试区、智慧化管理平台、污水处理站、废气治理共享“绿岛”等功能区域。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如今中试基地已经成功签约13个项目,其中院士领衔项目5个。包括蓝星安迪苏(600299)与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院士团队合作,共建合成生物产业创新研究院,开展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前沿技术的联合攻关;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唐勇院士领衔的南京格物研究院化工材料制备原创新技术中试项目,致力于开发化工新材料变革性、颠覆性产业化成套技术。
据了解,目前还有一些项目和园区积极洽谈,希望能签约入驻,其中还有不少高校院所。园区组建了中试基地专家委员会,涵盖技术、安全环保、市场金融等多个领域专家团队,对拟入驻中试项目进行专业论证,优中选优。
中试基地为何能成为“香饽饽”?已入驻的企业最有发言权。“我们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第一批入驻中试基地的项目。”南京宜凯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石鹏杰说。
“在了解到中试基地的规划蓝图后,让我对留在这里有了更足的底气,园区有完善的配套设施,比如公共管廊等,还有专班全流程服务,各个方面都非常友好。”石鹏杰坦言,中试基地项目的环评、安评由“审批制”变为“备案制”,为企业免除了后顾之忧,可以快速推进项目建设。
“区别于传统的中试基地,新材料科技园打造的中试基地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服务专班工作人员孙盼华介绍,中试基地接入园区危废处理企业长江江宇公司建设的“绿岛”工程,可将高浓度废气通过管廊输送至外部“绿岛”,实现基地内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这一有机废气高效治理模式为全国首创,节约了中试基地的土地资源,解决了安全隐患,实现工业“绿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据介绍,新材料产业中试基地将于今年10月建成投运。新材料科技园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众多项目落户需求,中试基地还将启动二期项目建设,瞄准化工新材料、合成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致力于将中试基地打造成原创性技术首发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地、产业科技创新策源地。
恒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